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42章

第十章 不断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人与自然”这一关系范畴及其所蕴含的科学论断,表述多达四次。报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九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报告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部分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人与自然是冲突的还是和谐的,是矛盾的还是共生的,这个问题是人类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同样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论、思维方法,无不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法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学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所体现的完整性、科学性、包容性和开放性,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只要我们持续、深入地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和其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就一定能够不断谱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新篇章,不断开创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一)问题导向与底线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1]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矛盾运动永无止境,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纵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景全貌,无不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

“从目前情况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式依然十分严峻。今年以来,全国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影响几亿人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2]全党同志都“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3]

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底线思维,划定生态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4]

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当前,一方面,恰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就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出新的重大战略判断,这即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的时代。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必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不断优化。尤其紧迫和现实的问题,“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6]。在这里,“生态红线”特别彰显和突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底线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意义。生态红线是底线,是保持应对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定力”的前提、底线和基础。

(二)人民立场与改革动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7]

要坚持标本兼治、常抓不懈,从影响群众生活最突出的事情做起,既下大气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探索建立长久管用、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让城乡环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

“我们要利用倒逼机制,顺势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人民群众不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不满,而是对生态环境不好有更多不满。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8]

这些论述把党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期待和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憧憬紧密结合在一起,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最新诠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格源于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指针,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的完美统一。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9]当前,正如前文所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但形势依然很严峻。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的总体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内部压力并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以攫取和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这非得通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解决不可。要以系统工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要素间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

(三)哲学底蕴与辩证主义

学哲学、用哲学,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党的一个好传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10]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立场。一是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着社会性质和基本结构,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二是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三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真正的英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事业。站在人民立场,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的特色,突出体现为“两点论”“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以及全局观、系统论等科学思维方法,说到底,是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的集中体现。关于“两点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要找平衡点。[11]关于“问题导向”,他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2]。关于“底线思维”,他说:“作决策、办事情,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3]关于全局观,他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最后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14]关于系统论,他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15]

(四)全球意识与国际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命运共同体”重要论断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积极推动治国理政更高视野、更广时空的全球性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6]“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些国家长期贫穷落后,这样的局面是不可持续的。水涨船高,小河有水大河满,大家发展才能发展大家。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应该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17]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指出应对全球性重大威胁和挑战,发展中国家要发挥与其地位相适应的作用,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绿色增长。他说:“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18]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和世界发出了中国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感召。这里突出的亮点基于两点:一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二是中国要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毫无疑问,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话语、中国原创、中国表达,现在越来越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不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需要摒弃——或用生态文明加以改造和提升——工业文明下的伦理价值认知、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恰恰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政策经验,更有中华传统文明的古老东方生态智慧。2015年达成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实际上是推动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议程。这都意味着当代中国正以自己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旗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生态文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的重要论述,是正确把握当今时代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的趋势上提出的中国责任的战略智慧。这些战略的提出及其实践显示了发展中国家全球责任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朝着更加积极和合理的方向演进。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内达成全球共识。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指出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表述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持续思考、探索和推动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重大生态理念。

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大自然作为世界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其自身而言,同样是一个整体,内部各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社会中的发展规律。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对整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指出:“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19]马克思把人与人的关系归根结底归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了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是对世界这个统一体系的科学认识。在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20]马克思把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视为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方式。

作为客观存在的系统,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可以说,是先有了自然界,才有了人类社会,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对自然的客观性有着精彩的论述,他说,“达尔文第一次从联系中证明,今天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有机自然物,包括人在内,都是少数原始单细胞胚胎的长期发育过程的产物,而这些胚胎又是由那些通过化学途径产生的原生质或蛋白质形成的”[21], “随着这第一个细胞的产生,也就有了整个有机界的形态发展的基础”[22]。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恩格斯承认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存在而存在,他更加明确地指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思想。一方面,承认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客观存在,抓住了大自然内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求首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另一方面,就自然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世界表现为一个统一体系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4]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是从世界的联系性这一特点出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整体性研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只要认识到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就不能不得出这个结论。”[25]恩格斯以宏大视野认识整个宇宙,认识到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为了同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驳斥了杜林的错误观点,他说道:“世界表现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即一个有联系的整体,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要认识这个体系,必须先认识整个自然界和历史,这种认识人们永远不会达到。”[2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在承认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一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上展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针对城市缺水这一自然现象指出:“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27]

规律性是世界体系的另一重要特征。统一的、相互联系的世界体系及其发展是有规律的。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是受规律支配的,绝对排除任何外来的干涉”[28],并且强调“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2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样是在科学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敏锐地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及内在运行规律。他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蔑视自然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自然辩证法是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自然辩证法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对于人们价值观的树立、社会行为的规范都起着重要作用,必须高度重视辩证法。恩格斯曾经旗帜鲜明地指出,“实际上,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30]。同样,习近平总书记则更加深刻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31]。这对于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规律性的科学理解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尤其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他特别指出:“学习马克思,就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美丽中国。”[32]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着力解决的问题。人不可胜天,现代科学技术不可为所欲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33]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即便是工业文明,马克思也高度肯定了它为人化自然作出的历史贡献,他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34]

人不可胜天,现代科学技术不可为所欲为。工业文明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以人类中心主义的姿态对地球立法、为世界定规则,强调人定胜天。现实的问题在于,自然科学与技术在改变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不可控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现代生态系统的高度紧张,恰恰源于人们对科技进步的盲目应用。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3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36]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战略观和整体观,注释、解读、理解和创新迈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大理论,厚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理论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引领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新思潮,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和长期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道路的继承和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周恩来同志一直倡导的“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林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林业业务会议就确定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和合理利用”的林业建设总方针。1972年,第一次全球环境峰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派出了代表团。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保大会,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会后,中央政府决定在当时的城乡建设部设立一个管环保的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37]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上升为基本国策。为着力推进环境保护的法制化工作,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邓小平同志的重视下,我国先后制定、颁布、实施了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法。这些法律法规,为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整个生态环境及其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具有根本性意义。对于林业建设工作,邓小平同志首次对一项事业提出了“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的要求。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退耕还林,再造秀美山川,绿化美化祖国;西部大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可持续发展,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中国的生态环境工作做好,就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江泽民同志强调,只有全民动员,锲而不舍,年复一年把植树造林工作搞上去,才能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为人民造福。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下个世纪和千秋万代的大事,必须充分重视,抓紧抓好。江泽民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再造秀美山川”动员令。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人与自然观,视人类与自然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作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系统、全面地回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标志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思潮到社会形态的真正转变。这个标志的核心,就是“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大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的有机统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较由传统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共十三个部分,其中,在第一部分即“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第三部分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和第九部分即“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专门成段成节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在其他各个部分,均以清新的表述、科学的论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提出了若干新的表述,明确和凸显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时代背景、发展依据、外部条件和政治保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全景全貌,成为不断巩固和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新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电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时又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38]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了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两个阶段性目标,这其中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历史使命。“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当今国际背景下,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基于威胁未来人类文明安全很可能是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之久的工业文明所引发的资源问题、环境灾难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基本判断,基于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经将地球的能源和环境危机推向临界状态下进行的历史现实,正在崛起的中国如果继续沿袭西方式工业文明之路,无论是出于对人类文明进化的考虑,还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既无法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更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中国必须走出一条避免人类文明灾难的、适于人类共享的新文明模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在本质上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虽然生态文明是基于解决人类与生态自然矛盾而提出的,但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不能等同于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是要在新文明观指导下,通过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创新,在新的文明模式中,创建一种人类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国家与国家、政治与文化之间制衡协调的新关系,并在这种新关系中建立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全人类共享的新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一种崭新的文明理论与实践形态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生态智慧或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在新时代的升华,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奠定文化和思想基础。仅凭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实现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兴盛有赖中华文明的复兴。西方的兴盛不仅在于工业化大生产及相应的设备和科技的全球普及,更在于与工业文明相一致的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全球影响。

生态文明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就是共产主义制度。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是针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当时是指资本主义文明对大自然无限制地索取掠夺而造成的生态危机。要彻底解决好生态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共产主义能够消除各种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灾难,因为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创建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和重要特征之一。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9]。此外,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将更加合理化,“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只有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人们才能享受到人与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的全球化运作,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它们的环境污染埋单。它们通过生态危机来转嫁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导致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对生态的破坏更加隐蔽。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不可能停止剥削,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公平,解决环境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是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等权利。在生态危机呈现多元化、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隐蔽化的21世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髓,创建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发生着与传统粗放型工业模式相扬弃的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还发生着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持续、健康、绿色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


[1]习近平:《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64页。

[3]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08页。

[4]参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年版),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88页。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66—167页。

[7]参见习近平《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要抓好六方面工作》, 2013年1月1日,新华社。

[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2013年4月25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3页。

[9]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日至11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0页。

[10]参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第175页。

[11]参见《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人民日报》2014年7月17日第12版。

[12]参见《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人民日报》2014年7月17日第12版。

[13]参见《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人民日报》2014年7月17日第12版。

[14]参见《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人民日报》2014年7月17日第12版。

[15]习近平:《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说明》,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7页。

[16]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

[17]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9页。

[18]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9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24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24]习近平:《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62—663页。

[27]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03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1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0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3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67页。

[3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1页。

[3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5页。

[36]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第175页。

[37]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第20—21页。

[38]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二○一三年年会的贺信》(2013年7月18日),载《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